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第四章-Assignment(7)何種研究效度最為重要?為什麼?試申已見

問題:何種研究效度最為重要?為什麼?試申已見
答:內在效度最為重要。

庫克和坎貝爾(Cook & Campbell, 1976)將實驗法的效度分成四種:內在效度、外在效度、建構效度與統計結論效度。
但是大部分的研究方法學者論及研究效度時,常常只分成內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兩種。所以就內在效度與外在效度二個來做比較時,我覺得內在效度較為重要。因為就解釋名詞來看,內在效度是指一個研究的研究設計可以正確的說明研究的成果,以及呈現自變項與依變項的因果關係的程度,但是外在效度就是研究結果可以普遍推論到母群或其他類似的情境的程度。
雖然說研究的目的是讓我們的研究可以應用到或推論到更大的母群中,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先來後到的道理,內部的效度都不好了,怎麼推論到更大的母群中呢?所以我覺得內在效度是最重要的。

2008年10月26日 星期日

第三章-Assignment(3)文獻所能提供之資訊為何?試申述之

題目:文獻所能提供之資訊為何?試申述之
研究方法學者丹恩(Dane, 1990)的見解,文獻所能提供之資訊有三大類:
1.關於理論的資訊
2.關於方法的資訊
3.關於資料分析的資訊

一、關於理論的資訊
任何研究都須有理論依據,才能使研究的進行活動合於邏輯,其研究結果才具說服力,文獻所能提供最顯著的資訊就是理論。研究者常依據已有的相關理論,再提出自己的理論架構或建構其研究設計。
例如:有研究者想探討心理異常的原因,
1.若信服佛洛依德的「人格發展理論」,則該研究者將會從人們幼年時期之親子關係探討其心理異常的原因。
2.若其依據的理論是艾利斯的「ABC人格理論」,研究者則會從人們所擁有的「非理性觀念」來分析心理異常的形成背景。
3.若其從「行為論」的觀點切入的話,則該研究者會從環境因素去發展心理異常的產生模式。

2.關於方法的資訊
廣義的研究方法,是指蒐集資料的方法,如觀察法、調查法和實驗法等;狹義的研究方法,是指抽樣、研究工具的製作及發展、研究步驟和過程,以及資料處理的方法等。前述的各種方法,在相關的文獻中都可找得到。文獻中有關方法的資訊,未必都是完美無缺或都適合你的研究主題與研究興趣;此時,研究者就須進行周延的文獻探討,以決定最適合研究需求的既有方法,或綜合各種既有的方法,再創造出新的方法。

3.關於資料分析的資訊
事實上,資料分析是資料處理方法的一環,惟在實徵性研究裡,資料分析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特別將其從方法的資訊中凸顯出來。
假如,你修過「統計學」的課程,或深諳「統計學」的知識,將會發現有許多不同的統計方法,可以用來分析研究所蒐集而得的資料。倘使所使用的統計分析方法是十分普遍尋常,那麼就不必刻意去文獻探討以獲取這方面的資訊。不過對於特殊資料的分析,就須藉助於提供此種資訊的相關文獻。例如,周文欽即依克力夫(Ceiff, 1987)的觀點,以典型相關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來處理及分析「適應問題→因應方式」這個自變項與依變項均超過一個的變項群之間的關係。再如,設計問卷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儘量少用複選題」。因研究需要必須設計複選題的問卷時,可參考杜宜展所曾使用之「考克蘭Q考驗(Cochran Q test)」來處理資料分析的問題。在使用此種特殊資料時,務必先瞭解其中的統計技術或方法後,才能加以運用。

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

ERIC網站閱讀摘要

篇名:E-Learning Systems:Promises and Pitfalls

數位學習平台對教學者提供了一個新的工具,這個新的學習平台可以在網路上提供學生24小時任何時間的登入服務。這個平台可以當作一個獨立的教學模組,或做一個遠距教學課程的教學。
但在使用這平台時教學者該問自己些問題:
‧該平台可以改進課堂教學嗎?
教學者要事先考慮和規劃具體的教學任務
‧數位學習平台的教學是在線上教學而不是面對面的教學?
‧平台是作為一種輔助課堂的工具嗎?
‧是否有一個溝通的橋樑?
課程的平台如果可以建立一個辦公時間,使學生可以上網「即時聊天」,我們可以討論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的策略,如分析、設計、發展、實施、評鑑。

平台的介面
學習管理系統和數位學習課程管理系統架設到平台上去,學習管理系統主要用企業為獨立的教學系統,學習課程管理系統也通常提供管理功能,如線上課程招生、監測學生在線使用,調查和測試工具與自動分級和整理。
許多人覺得數位學習平台所使用的軟體,應該要有互通性,所以很多軟體都做了整合,像是Macromedia被Adobe公司收購後,二家公司的軟體達到整合。
大多數的數位學習平台,它們的目的就是提供整個機構一個伺服器,不管是內部網路或外部網路。

平台允許張貼或上傳教學大綱和其他文件、數位照片、電影或動畫、PDF格式的文件副本、PowerPoint投影片、任何相關網站、全文期刊和書籍,以及網路上所提供的任何多媒體資源。學生們可以下載這些資料到自己的電腦。佈告欄提供課程資訊和討論。 聊天室允許多人線上同時討論或教師在線上時可以尋問問題,平台上的評分系統可以自動的選擇考試,可以統計調查與評估數據。通訊系統允許學生分組並且可直接對組的學生發出電子郵件。

數位學習平台的使用的參考模型SCORM 是由美國國防部ADL(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組織所擬定的標準,對於數位內容教材的製作、內容開發提供一套共通的規範。SCORM標準強調下列幾點特性:可重複使用性(reusability)、取得容易性(accessibility)、互相通用性(interoperability)、耐用性(durability) 。


教學教材的逐步設計與實現(使用ADDIE)
包含了分析(Analysis)、設計(Design)、發展(Development)、實施(Implement)、評鑑(Evaluation)
1.分析:分析工作項目主要有學習者、學習環境、現有資源、媒體、目標和內容架構分析。
‧這是知識、技能還是態度
‧現有的資源有哪些?
‧誰是學習者,學習者的先備知識為何?
2.設計:利用於分析階段所訂的目標方向、教材架構。例如:在拍攝電影時,電影必須規劃攝影機的位置、取景、特寫等等的行動,這就像如何將課程的流程做一個適當的規劃。
3.發展:著手系統的製作,以不同的角度做測試。
4.實施:簡單的說就是go live,計畫以初步小規模的執行環境。
5.評鑑:針對學習效果以及技術層面的,分別請使用者與專家評鑑。


看完文章後,會發現一個教學的成功最大的重點不是平台的好壞,平台只是提供我們一個人性化的介面,讓我們可以觀看教材、上傳一些資料與大家分享,而重點卻在於教材內容的好壞,一個好的教材應該是要持續不斷的,而且能提供回饋的過程。

資料來源:http://ap.psychiatryonline.org/cgi/reprint/30/6/491.pdf

第二章-Assignment(1)試為下述各變項分別寫出概念型定義及操作型定義

題目:
試為下述各變項分別寫出概念型定義及操作型定義
失業率
焦慮
婚姻滿意度
成就動機


答:
概念型定義:使用抽象、主觀與籠統的概念來說明某種觀念之意義的文字敘述。
操作型定義:利用可觀察、操作或量化之程序來說明某觀念之意義的文字敘述。

失業率
概念型定義:失業率是不景氣的結果
操作型定義:失業率是由全國人民收入調查所得到的數值
焦慮
概念型定義:焦慮是緊張的程度
操作型定義:焦慮是情緒測量量表所得到的結果
婚姻滿意度
概念型定義:婚姻滿意度是雙方彼此適應的能力
操作型定義:婚姻滿意度是從「伴侶關係調查表」上得到的分數,分數愈高表示婚姻滿意度愈高
成就動機
概念型定義:跑步的成就動機是想得到讚美的過程
操作型定義:跑步的成就動機是比賽時,所測得的秒數的快慢

2008年10月11日 星期六

第一章-Assignment(5)試比較自然科學研究和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差異處












依研究的客體來分 自然科學研究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

差異處


1.探討宇宙一切自然現象的研究



2.研究對象是物理科學(探討無生命的物質及現象)、生物科學(探討有生命的物質及現象)



3.自然科學研究涵括: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土木工程、動物學、生理學、生物學、醫學等。


 


1.探討與人有關之一切現象及問題的研究(如行為、心理歷程、組織制度與風俗民情等)


2.研究對象是人與人互動的科學



3.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涵括:經濟學、政治學、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教育學、傳播學、管理學等。

資料來源:周文欽,民93,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

2008年10月4日 星期六

Motivation in Instructional Design讀後感

文章來源:http://www.ericdigests.org/1998-1/motivation.htm

就像這篇文章中提到的,動機的發展主要是要讓人樂於學習,激發出好奇心,才能讓學習加倍,並且更快、更好。人對於有興趣的事務通常都是雙倍的投入,就算在累也會覺得開心,所以動機研究的重點就在於有效的技術可以提高教學設計、提升課程管理,並滿足不同層級的學生。

文中提到美國佛羅里達州大學Dr. John Keller發表了ARCS Model,目的是希望協助課程編排設計而且也能觸動學生學習興趣的課程,ARCS Model是植根於一些動機的理論和概念,最顯著的就是期望價值理論,在期望價值理論中,「成就」常被做為是衡量我們動機的結果,對於「成就」的出現,有二個必要的先決條件是:(1)你必須重視這個任務 (2)你必須相信在這個任務上你會成功。

ARCS Model中也提到四項很重要的重點。
1. 注意(Attention):能吸引學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及興趣
-知覺喚醒:提供新奇、驚訝、對比、不協調或不確定性
-問題喚醒:提出問題或問題的解決來激發好奇心
-變化的:不同方法和媒體的使用以滿足學生不同的需求

2. 關聯(Relevance):能符合學生的需要和目標,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
-目標定位:提供具體方法和有用的目的以達到成功
-動機一致:學生的需要和動機是一致的
-熟悉:呈現內容的方式,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涉及到學習者的經驗和價值觀

3. 信心(Confidence):協助學生達到目標的成功,讓學生相信成功是自己努力來的
-學習必備條件:告知學生學習和成果要求以及評估的標準
-成功機會:成功的學習是提供具有挑戰性和有意義的機會
-個人責任:學習的成功是要靠學生個人的努力和能力

4. 滿意(Satisfaction):適時的給予一些回饋及鼓勵,讓學生產生繼續學習的動力
-自我強化:支持本身固有的學習經驗,在吸收新的經驗
-外在獎勵:提供實際的獎勵和動機的回饋意見
-公正:對於成功維持一致的標準與結果,學習的最後結果與起始設定的目標與期望


我覺得在學習動機上,雖然依照我的想法能引起動機的就是因為我個人有興趣,這麼簡單的道理,但是一個人的學習動機必竟跟一個老師要教學生時,他必需去找到的動機是不同的,ARCS Model就提供了一個標準的程序而且是容易使用的,讓人可以去發覺如何去設計一個教材或是課程,能讓學生引起學習的動機甚至有增強的效果,所以我覺得ARCS Model四個項目的分析都讓人覺得格外有意義。